兄弟们,天都塌了,咬牙熬到现在没舍得卖房,没想到银行先抛售,连资本方都开始出清了,我们小老百姓还有必要去硬抗吗?
当下很多人把持有的房产说成烫手山芋,不得不说这个比喻非常生动形象,当下楼市行情确实是多套房持有者的至暗时刻,那么如何处置这些快速贬值的烫手山芋呢?哪个山芋又最烫手呢?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,给大家一些资产蒸发的预警和善意提醒,相信三五年之后,你翻到这篇帖子会由衷的感谢我。在回答这个问题前,不妨先引入另一个比喻。
如果你是月收入七八千的普通家庭,你会买哪辆车,一辆五菱宏光、一辆帕沙特、一辆迈巴赫。或者你不小心被人忽悠全买下了,你觉得以你的消费水平,你会迅速处置哪个,保留哪个?相信任何人都会知道怎么选,怎么换成房子就不会选了?本质都一样,都是老百姓衣食住行的消费品。
一,洋房大平层、别墅、叠加将会变成烫手山芋
淮安的中介是不是都拼命忽悠你置换洋房、别墅,赶紧扔掉手里的大高层、老破小。说将来大高层要烂大街,只有洋房最保值,别墅最稀缺。我可以很负责任告诉你,淮安99%的中介不懂经济学,大高层永远不会烂大街没人要,老破小也永远不会退市。反而我淮太多的家庭持有了于本身收入不符的高端房产,住在豪宅,连交个物业费暖气费都抠抠搜搜的。很多三四线城市,200W以上的房产保有量严重过剩。你不要听他吹什么别墅居住体验怎么怎么好,大高层又有多少缺点?我难得不知道迈巴赫乘驾体验多舒服吗?需要你来解释吗?一个城市迈巴赫能卖多少不是靠营销,而是取决于高净值人群的数量。价格定位对应市场需求,当下房价日趋回归居住属性后,也是符合国家提倡的房住不炒,回归理性的收入对应消费水平。你可以反问中介,现在淮安流通性最高的是什么房子?有人嘴还硬的,说别墅洋房保值,你让他把别墅洋房挂出来试试,看看要挂多久,降价几次才能成交,我保证他一挂一个不直声。另外,君子不立危墙之下,房产税始终是悬在头上未落的一把利剑。别墅洋房都属于重资产配置,避险意识更要强,嗅到危机趁早跑。
二,新城、新区、近郊、远郊盘通通烫手
这个可不是我用经济学分析出来的,更不是预警。而是正在发生事情,大家有目共睹的,甚至亲身经历的塌房。当下国内画饼成功的新城屈指可数,也就是上海浦东、苏州园区、南京河西等几个一二线城市,而人家新城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起步发展了。有人嘴硬,我们的新城已经腰斩了,膝盖斩了,现在到底部了要反弹了。到没到底部有个参考原则,是有没有回归你们城市郊区房价的定位。而反弹的原则,是你们新城当初PPT卖房的大饼有没有兑现?规划的各种产业有没有腾飞,外来人口是否开始涌入新城,百姓收入是否开始稳步增长。很多人当初买这些盘一是投机的赌徒心理,指望这里能成为新的主城区,二是临时过渡心理,主城买不起,我先从外环入手,分步往市中心置换。一旦楼市大萧条来了,这些板块也是最先被抛弃的。
三,学区房、地铁房、海景文旅房会是最快抛弃的
回到初衷,房子的根本是居住属性,那么居住属性很弱的地块怎么办?为了卖地强行附加了其他属性,比如修建了学校,地铁、森林公园、度假村。。。。就能卖个好价格。现在这些疯狂开发的楼盘怎么样呢?结果也是大家肉眼可见的,甚至亲身经历的:无数分校导致学区烂大街、远郊的地铁口种菜长荒草、海景湖景房变为成片成片的鬼城。有人说现在现在学区房到底部了要反弹了,我说放心,还会持续降价,等着吧。这种特殊属性的房子本身购买时候就没考虑长期居住,涨跌主要是跟着政策走的,如果未来有重大利好政策,就要反弹。如果未来全是利空政策,那么就等所有利空全部出尽,价格才能稳住。出生率年年创低,幼儿园关停潮很快蔓延到小学中学、多地出台的教师循环轮岗、多生孩子可择校、12年一贯式义务教育取消中考也呼之欲出。满眼都全是大利空,无数把剑悬在头上。所以,朋友,丢掉幻想吧,赶紧的,及时止损吧!!!
本文内容来自网友发表,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,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!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与本网站联系!
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