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伤最深的总是我?为什么生态新城暴跌幅度全市、乃至省内都罕见、甚至我淮很多板块几乎跌停的当下,新城房子依然还在跌跌不休。。。新城吹们先别激动,我这里不是来嘲笑新城, 我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结症后 ,当即就给出的转型出路,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!!
“生态、文旅区、新城、学区房” 我们来逐字解剖一下
1,生态
这个字眼,意味着一开始就要是走的小众路线,顶层设计上就没打算有繁荣的工商业。既然都讲究原生态了,还要啥人口聚集,还要啥就业。没有工作机会就留不住人,留不住人自住属性就大大减弱,楼市行情一但不好,很容易引起踩踏式抛售
建议出路:大幅度修改规划和修改土地性质,生态两字改成:高新,高科,商贸区,园区、
2,文旅区
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文旅盘是杀猪盘,现在信息透明,很难忽悠到钱多人傻的群体,不像以前你们搞个美女业务员,盖个豪华售楼部。就到外面一大巴车一大巴的忽悠人来买房了。谈起搞文旅的自然条件我们比的上日照、海南、丽江、大理吗?他们曾经如火如荼的文旅盘现在都跌的亲妈不认识,你试试在西游乐园、方特、周边开发住宅,或者搞个洪泽湖、白马湖河景房看看有没有人买?
建议出路:做文旅就不要指望卖房子 卖房子就不要搞文旅。文旅两字干脆删除,新城本来也没啥得天独厚的文旅底子 。
3,新城
成也新城,败也新城,常言道,月满则亏,水满则溢。在全国大基建,大开发、迅速城市化的那个年代,新城一词是多少人的梦想和乐土。新城意味着新的城市界面、新的梦想希望 ,投资客、炒房客不断蜂拥而至,争抢争摘政府大手笔规划的红利和果实。随着城市化进程进入尾声,全面大基建的浪潮也落下帷幕。到了最致命一击的房地产泡沫被刺破,土地财政终于唱起了挽歌,全国无数新城成了投资客的噩梦,规划缩水、配套烂尾这些其实都还不是重点。关键他们买入的价格是按当初PPT上最完美的新城来预期的。失望、愤怒、戾气、欺骗充满了新城投资者的脑子,成天挥之不去,剪不断、理还乱。通过网络上的抱团取暖来吹嘘新城,也许是为了自我安慰,也许是为了忽悠别人接盘,也许只是他们一个释放压力的出口。其间还有人会时不时的敲打你:“你现在看到的新城是往后20年最好的新城了,你现在的新城房价是往后20年最高的房价了”这些无情的人不知道,每一次敲打都让你内心恼羞成怒,痛不欲生。
建议出路:新城现在经成为大家不敢碰的烫手山芋,就要立马和新城两字彻底切割
上策:取消新城并入淮安区,融合河下李子坝为一体,成为淮安区新的CBD。这样才能盘活新城的海量二手房源。
中策:取消新城并入清江浦区,因为距离太远可能难融为一体,更难成为清江浦的CBD。不如放弃目前二手房和所有大高层,整个片区全面升级建设四代住宅,打造成为全新的清江浦高端富人区。
下策:不依赖别人自己建个区,取消新城,更名为主城区,对,名字就叫主城区。利用铁路枢纽的优势大量吸应外来人口定居我们主城区。
4,学区房
成也学区,败也学区,又道是:登高必跌重、乐极生悲,应了那句‘树倒猢狲散’的俗语。这点我不想多讲了。这三四年来,我已经讲了无数次新城“去学区化”的重要性。
建议出路:无解!否极泰来。学校师资水平、国家和地方政策、生儿育儿理念、一直在潜移默化,甚至由量变转为质变。所以学区盛行之道,又岂人力所能常保。
本文内容来自网友发表,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,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!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与本网站联系!
展开